一、围棋的象征意义
从视觉的角度看,黑白两色是对比最鲜明,最容易被人的眼睛区分的颜色。这种表面上看截然对立的性质,不能不说与易经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易经的系辞中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”。又说:“是故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,变通莫大乎四时,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,崇高莫大乎富贵。备物致用,立成器以为天下利,莫大乎圣人。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龟。是故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;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;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。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《易》有四象,所以示也;系辞焉,所以告也;定之以吉凶,所以断也”。从上面的两段论述来看,易经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由阴、阳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组成的。而在围棋中,黑、白双方恰好也是相互对立的。古代围棋,有黑白四座子,象征四季。以白子先行,黑子后行。象征以白昼开始,夜晚结束。白子其实就是代表了易经中的阳,黑子代表了易经中的阴。可以说,阴、阳与黑、白两色棋子相对应,象征黑夜与白昼的交替。
用天元来象征宇宙的中心—太极,用黑、白子来象征阴、阳两种对立、矛盾、对抗的属性,用八颗“星”来象征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北、西北、西南、东南,与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等八卦代表的方位几乎是如出一辙。
另外,易经的系辞中说:“乾之策,二百一十有六;坤之策,百四十有四。凡三百有六十,当期之日。二篇之策,万有一千五百二十,当万物之数也”。易经理论里面,以9代表阳,6代表阴,一年有四季,因此,阳的四季数9*4=36,阴的四季为数6*4=24。因为易经每卦皆有6爻,因此,纯阳之数为6*36=216。纯阴之数为6*24=144。阴阳二数之和为:216+144=360。围棋中心的天元,象征宇宙的中心。除去天元外的360个点,恰好与农历一年的日数相同。
由此可见,围棋与易经的渊源是非常深的。
二、围棋的规则与易经基本原理
根据历史文物以及考古发掘的实践,最初的围棋并不是十九道,而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。简单地来说,由9*9,发展到13*13,再发展到15*15,17*17,到了大约南北朝、隋唐初年,十九路围棋逐渐成为主流。
这个事实说明,围棋作为一个事物,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发展到了十九路的围棋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这个发展过程,与易经思想里面“简易、不易、变易”的基本思想完全相符。
什么是“变易”呢?
宇宙万物,时刻变化,河流、湖泊、海洋、山川、鸟兽,包括人事在内,都在无时无刻地在运动、变化,因此,称为“变易”。
围棋从开局开始,按照每方轮流走一步的原则,有361!种变化,这是一个近乎无穷大的数字!也就是361*360*359……*9*8*7*6*5*4*3*2*1种可能。这个无穷无尽的变化,符合“变易”的原理。
什么是“不易”呢?变化不息的宇宙,虽然在不停地运动。但是这种变化却不是杂乱无章的,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,具备一定的法则性,整然有序、循环不已。
虽然围棋有着三、四千年的发展历史。时代虽然屡次变迁,但是围棋里面的基本规则以及象征意义却没有变化。这说明,围棋符合“不易”的原理。
什么是“简易”呢?
由于宇宙是“不易”的,也就是说它是有规律可遵循的,那么它就是可以认识的,是可以遵循的。换句话说,就是可以简单地理解并且认识掌握的,所以说是“简易”。
大家看啊,围棋的规则非常简单,任何人只要简单通过简单的练习,就可以掌握基本的走法。符合“简易”的原理。
三、围棋的“调和”思想与易经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
当今围棋泰斗吴清原大师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”二十一世纪的围棋,内涵应该是调和的。”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,说出了围棋艺术的真谛,阐明了围棋艺术的至高境界。
那么,究竟什么是“调和”的境界,与易经的思想又有什么关系呢?
《易经·系辞》上说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广大悉备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两之,故六。六者,非它也,三才之道也。道有变动,故曰爻。爻有等,故曰物。物相杂,故曰文。文不当,故吉凶生焉”。《易经》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和谐。这里所说的“三才”,也称为“三极”。这里的“三才”或者“三极”就是指的“天、地、人”,易经强调“天人合一”,主张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,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,为人处世要奉行“中庸”之道,才会吉祥。
围棋说到底,就是用黑、白子所代表的阴、阳两种势力的争斗,每个棋子在棋盘上存活的唯一条件就是必须有“气”的存在,有“气”则生,无“气”则亡。这个气实际上就是规则,也就是“天道”,只要在棋盘上活动,就不能违背天道,一旦这个游戏规则被彻底破坏,棋局将无以为继续。
围棋的棋盘实际上可以看做“地”道,无论人们之间如何争斗,都不能破坏棋盘,即不能破坏生态环境,否则棋子将倾覆,这也象征着全体人类将灭亡。
黑白双方为了争夺生存空间,进行对抗、搏斗。因此争斗不息、循环不已,与人类为了争夺自然资源、生存空间而进行的对抗非常相似。可以说就是“三极”中的“人”极的在棋盘上真实反应。
因此,从这三个方面来看,围棋的基本思想理念就应该是“调和”,黑白双方通过斗争,相互忍让,达到一种和谐的共生状态,都能够各自平安,和睦相处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与易经的“天人合一”思想、和谐中庸的处世思想是完全一致的。
我国三国时期魏国邯郸淳写了一本《艺经》,上面说:“夫围棋之品有九:一曰入神,二曰坐照,三曰具体,四曰通幽,五曰用智,六曰小巧,七曰斗力,八曰若愚,九曰守拙。九品之外,今不复云。”其中最高境界就是第一品的“入神”,也就是出神入化的意思。
围棋作为一种智力竞技运动,绝大多数人追求的是胜负。尤其是在现代这个功利社会,追求胜负成了围棋界的主流。我们都知道,围棋界分为两大派别,一是以追求胜利为第一目标的“胜负师”,另外一种是追求和谐自然、流畅奔放的“求道派”。前者以韩国棋手李昌镐,日本棋手小林光一为代表。后者以日本著名棋手武宫正树、大竹英雄为代表。日本著名棋手,六次棋圣头衔获得者藤泽秀行曾经说过:“我们这些人的棋,50年内可以看,超过这个时间就没人看了。”又说:“武宫正树的棋可以看几百年。”
的确,按照易经的观点以及理论实践,求道派的追求自然、和谐的境界,才是真正的“入神”的境界,才是围棋的根本啊。正是因为围棋具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,因此它才能够得以享有“神仙艺术”的美名,为历代高人隐士所雅爱,其中的趣味实在是妙不可言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