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围棋文化 > 正文

从围棋看中国人的思维与决策

【来源:从围棋看中国人的思维与决策 | 发布日期:2022-04-06 】

围棋,这一古老的棋类,对中国人有着重要的影响,以至于围棋发明几千年后的今天,人们仍旧喜欢用“世事如棋局局新”来比喻那些不可捉摸的世事。沈约曾在《棋品·序》中说,围棋能够让我们“体希微之趣,含奇正之情,静则合道,动必适变,若夫入神造极之灵,经武纬文之德”。一盘棋局,能让我们有经天纬地、运筹帷幄之感,而蕴藏其中的步法规律也能影响、映射出我们对世间事的看法。


围棋与战略决策

中国与西方的战略决策截然不同。西方流行的国际象棋中,每个棋子有不同的角色和功能,其最终目标是全胜,把对方彻底杀死。对弈之时,双方都在努力消耗对方实力,步步紧逼,寸步不让,最终的取胜关键可能在于其中的一步妙着。对比一下不难发现,国际象棋的这种棋局模式,跟第一次大战时欧洲各国的表现其实有相类似的地方:双方都投入大量兵力,互相消耗,而在战况紧张的地方,双方僵持不动、寸步不让。

虽然中国的象棋与此也有点儿相类似,不过更为战略家们推崇的棋类却是围棋。围棋之中,子与子之间的角色功能没有差别,双方轮流在棋盘上下子,占据有利地点,最终包围吃掉对方的棋子。在棋盘的各处,都有争夺和厮杀。棋盘上的每一次落子,都有可能会让对弈双方的实力出现巨大变化,对弈双方为彼消此长的关系。对弈过程中,棋手们既要确保自己的战略计划能够实施,同时又要正确应对对手的棋子。最终终盘的时候,在外行人看来,棋盘上简直是“一片狼藉”,双方的战线犬牙交错,根本说不出谁胜谁负。胜负双方所包围的面积常常也只是有微弱的差别而已。

国际象棋讲究 “重心”以及“关键点”,围棋则更重“战略包围”;国际象棋在意的是棋局的最后谁能大获全胜,而围棋注重的是积累小胜以求最终胜利;国际象棋喜欢速战速决,围棋则往往是持久战;国际象棋中双方的棋子都在棋盘上,对方的兵力也一目了然,而围棋除了要应对现时的形势,还要顾及对方的“后手”。因此,对围棋来说,吃子、占地固然重要,但是眼光不能单单局限于现今的棋局,更要有预判性,要以长远的眼光来考虑整盘棋局。

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,后世的战略家们发现,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一蹴而就得到解决。正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,经历秦皇汉武、唐宗宋祖,直至明代,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便一直存在。从霍去病、卫青抗击匈奴到岳飞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,再到试图击败满人的明代崇祯皇帝,中原朝廷跟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一直如影随形,不管多“穷兵黩武”,也无法完全消除。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,犹如“离离原上草”“春风吹又生”,不断证实着这一观点。

“祸兮,福之所倚。福兮,祸之所伏。”万物相生相克,互相依存,正如围棋黑白二子,阴阳相生。在漫长的历史之中,不存在绝对的安宁。安宁之中,必有不安宁。

西方各国更为偏爱“决战”“决胜”类的策略,侧重英雄主义,以取得最终的胜果,国际象棋中战车、马等棋子的厮杀可称得上是这一心理的完美反映。而中国的漫长历史教训,则让人们形成了不那么急于追求短期性胜利的思维习惯,而更倾向于采取计谋以及迂回的策略,正如棋盘上迂回的战线一样,在一个个子落下的过程之中,慢慢积累取胜的优势。


围棋与“势”

中国著名的战略思想家孙武曾在《孙子兵法》中,单列了一篇来讲解“势”,而在西方的军事学中,则没有“势”的概念。“势”指的是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的形式中蕴含的“潜能”。在各种战略因素的特定组合和以及发展趋势之中,会蕴含一种巨大的能量——“势”。

“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,势也。”在孙武的观点中,一位成功的将领会耐心等待,积累优势,避开敌人的锋芒,仔细观察战略形势的变化;一旦“势”对己有利,便会顺势而下,获得优势甚至是胜利。

围棋中也特别强调对“势”的把握,谋势、造势、用势是对弈过程中的常见手段。围棋的“势”分为四种:态势、外势、气势、趋势。态势是一种战略环境,它使对手感到威胁、受到制约,而己方行动顺畅;外势比较重要,它指的是外线作战、攻城略地的攻势,旨在夺取控制权;气势,指的是从心理上影响对手;趋势,是潜能逐步释放的过程。

围棋中每落下一子,都会导致“势”的变化,并在一步步的变化中,积累自己的优势。这一点跟孙子的“势”理论相合。同样,态势、外势、气势、趋势也在战略和战术行动上有所对应。可以说,从人们使用围棋博弈开始,围棋的战术就跟“势”联系在一起了。要理解中国人战略战术中的“势”,就要了解围棋。而要下好围棋,就不能拘泥于小范围厮杀,而要把握好整体的变化。

一个出色的棋手、出色的战略家,一定是谋势、造势、用势,顺势而下以达到自己目标的高手。想要理解中国人的思维,也需要了解“势”。


围棋与大局

“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,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。” 这是存在于中国人性格中的大局观。古代时,在中央集权政府的长期统治下,让许多人都习惯了“大局”二字。有了“大局”二字在手,就像有了尚方宝剑一般能让人噤声,从这个侧面也能够窥见大局对国人的重要性。

大局观对于实现利益最大化无疑是有好处的。在决策、思考问题时,考虑大局,就是考虑整体的系统,考虑一个长的时间段内的各种可能性。换一种说法,大局观也是一种系统科学。因为它从系统的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。

围棋也与大局观息息相关。下围棋一定要照应全局,围棋博弈是一系列战役战斗相连、组合而成的一场全局性博弈。全局利益高于一切,棋理中说“急所重于大场”,指的就是从大局看,最攸关的变化往往比占领大片场地更为重要。这种体会,没有大局观是做不到的。初学者往往只会吃子,看到大片的场地可供占领,就完全看不到其他了。

然而,正如《棋经十三篇》所说的那样:“持重而廉者多得,轻易而贪者多丧。不争而自保者多胜,务杀而不顾者多败。”一味吃子,只顾眼前小利,缺少大局观,无论是从围棋层面、个人决策层面还是国家决策层面,都一定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。


用围棋理解中国

基辛格在《论中国》中多次提及围棋这一古老的棋类运动。基辛格认为,中国的许多行为在西方人看来是十分怪异、不合常理的,但是如果从围棋的角度进行分析,就会变得一目了然。从围棋来看中国的行事逻辑,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战略意图。

在中国与苏联以及美国的冲突中,中国政府也曾旗帜鲜明提出“防止战略包围”这一源自围棋的概念,并以此看待中国面临的威胁。美苏两大阵营都曾觉得在冷战的头30年,中国的许多军事行动令人匪夷所思,诸如在朝鲜半岛与西方世界“联合国军”争战,在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交锋,甚至在乌苏里江江畔与苏联直接发生冲突等。但如果从围棋的角度看,就好理解了。其实,无论对方来自哪个意识形态阵营,只要中国意识到对方在自己周边布下了太多“棋子”,就一定会采取行动,以图冲破包围。

中国毫无畏惧参加朝鲜战争,在苏联陈兵百万相威胁的时候还能对越自卫作战。乍看有点像在以小博大,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,却都是出于对自己国家周边力量形势的长期考量。这种长期考量,远远比眼前的力量平衡更加重要。

《论中国》中介绍了一个案例。拿朝鲜战争来说,美国在出兵干预朝鲜前,中国并没有明显的参战意图。但是,美国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,实行两岸“中立化”之后,形势发生了变化,中国在这盘“棋”中的“势”和大局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。美国出兵朝鲜,是一枚棋子,美国舰队进入台湾海峡,也是一枚棋子,两枚棋子的配合,无疑是对中国的一种包围,这也是深受围棋文化浸染的中国最为担心的结果。美国国防部、国务院做了许多研究来推测中国是否会出兵朝鲜半岛,但到头来,都不如从围棋的角度进行考虑更为直观。在中国政府看来,是绝对不会允许围绕自己的包围圈形成的。

除了避免被包围,中国也尝试在棋盘的空地上下棋。《美台共同防御条约》1954年12月签署后,中国政府也开始在条约中的空地落子。1955年1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即登陆台湾海峡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,这两个岛在一个月前签署的条约中没有具体覆盖。在可用的空地上尽量落子,保证自己的战略空间,也是中国的一种围棋思维的体现。

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研究中国多年的基辛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、围棋的角度来理解自己。

在围棋中,可找到一切的缘起。黑白子之间,蕴含了太多我们先辈的思考。成书于宋代的《棋诀》《棋经十三篇》都提到“棋者,意同于用兵”之意。布置、侵凌、用战、取舍,现实步步合乎棋理,棋盘步步映射现实。陪伴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围棋,没有过时。直到今天,人们还对“第一岛链”等耿耿于怀,围棋对人们思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。世事如棋,我们用围棋思维看待世间事;棋如世事,我们也在世事变幻中体悟棋理。二者交织,欲辨已忘言。